北方蔬菜报 2022年04月29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5版:专题

果实异常巧应对——果形问题

避开管理“绊脚石” 果形周正不畸形

以食用果实为主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其果形是否周正,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受环境及一些不当管理影响,常常导致果实表现异常,如畸形果、僵果、空洞果等等,既成为精品果形成的“绊脚石”,也降低了种植效益。那么,哪些管理会诱发果实出现上述现象?菜农应该如何避免呢?

果形异常表现多 诱发原因各不同

畸形果:蔬菜生产过程中,果实畸形很常见,如扁圆果、偏心果、菊形果、指突果等等。多数情况下,畸形果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引起,在花芽分化及花芽发育时,遇上高温(白天温度超过35℃、夜间温度高于20℃)、施肥不合理(缺钙、硼)、易使花器畸形,从而产生上述畸形果。指突果是在子房发育初期,由于营养物质分配失去平衡,而促使正常心皮分化出独立的心皮原基而产生的。多发生在氮肥多和夜温低的条件下。桃形果是由于植株老化,营养物质生产不足导致形成的心室减少,子房畸形发育而成。菊形果是心室数目过多,施用氮、磷肥过量或缺钙、缺硼时易产生,遇高温会加重病情。

僵果:僵果是坐果后果实停止膨大,果实变硬,果皮没有光泽,最终失去商品价值,一般茄果类蔬菜发生较多。造成僵果的原因很多,除了恶劣环境影响了花芽分化,导致果实各组织没有发育完全而出现僵果外,大部分僵果多是点花时间过早引起。当点花时间过早时,药剂都集中到花朵里,容易对组织造成损伤,也就是菜农说的把花“烧”了,会抑制果实发育,从而出现僵果。

空洞果:从外形上看,空洞果表面有棱,有的虽没有明显的棱,但剖开后发现果肉和胎座之间有空腔,重量轻,不但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也降低了产量。空洞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除去品种原因,一般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种:一是光照不足(低温季节),植株光合产物减少,向果实内部运输的养分供不应求,而运送养分的组织在果肉内,这样果肉和果皮优先得到营养,而胎座得到的营养物质较少,从而就会出现空洞果;二是夜温偏高,随着夏季的临近,光照强,温度高,特别是晴朗天气,往往夜温偏高,使得植株出现徒长,减少养分流向果实,进而产生空洞果。三是蘸花药浓度偏大,处理时期过早,花蕾幼小,果实发育速度比正常授粉快,但胎座多发育不良导致子房产生空洞;四是水肥不足、留果太多,营养物质供应不上也会形成空洞果。

综合管理 避免果形有异常

对于已经出现的畸形果、僵果、空洞果,因这些果实已经失去商品价值,无法补救,建议及时疏除,使营养充分供应正常果实的发育。然后,针对不同异常果实的发生原因,菜农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预防:

环境调控:植株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开花前后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要想保证花芽分化好,减少畸形果,调控好棚内的温度很重要。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控制在15℃左右。当前,晴天的中午前后光照强、温度高,菜农可通过适当拉大放风口或延长放风时间来降低棚内温度,入夏后及时在棚面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剂,并结合小水勤浇,达到降温的目的。通过环境调控,增加植株内有机物制造量,以满足花芽分化所需营养。

平衡营养:植株进入结果期后,果实、茎叶同时生长,两者存在养分竞争,因此,管理的重点是既要保证足够的养分供应,又要防止植株徒长。像番茄这种陆续开花、结果的作物,当第一花序果实膨大生长时,第二、三、四、五花序也在不同程度上发育,一旦养分供应不足,会影响好几穗果的发育。建议植株坐果后,以冲施高钾型肥料为主,可连续冲施两次高钾肥搭配一次平衡肥,既能壮棵又能膨果。同时喷施含海藻酸、氨基酸的促花叶面肥,通过叶部直接补充有机营养,促进花芽分化。也可在开花之前及幼果坐住后及时喷施含硼钙的叶面肥,以优化花芽分化,减少异形果实的出现。

合理点(蘸)花:菜农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点(蘸)花时机及点花药浓度,例如,入夏后温度高,光照强,花朵发育迅速,可以在花朵半开时即点花,而冬季植株生长缓慢,在花朵刚开放时点花最佳。不过早点花,可让营养更多的供应根系及茎叶生长,培育壮棵。此外,温度高时,要适当降低点花药浓度,温度低时,为提高坐果率,可适当提高点花药浓度。

本报记者 果志华 朱翠香

2022-04-29 果志华、朱翠香 果实异常巧应对——果形问题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0985.html 1 避开管理“绊脚石” 果形周正不畸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