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文丽报道
蔬菜生产中,人们都希望通过精细管理多产精品果、卖上好价格。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项很日常、但很重要的农事操作——点(蘸)花。如黄瓜、丝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都需要通过点(蘸)花,来提高精品果率。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有人错误操作点(蘸)花,导致出现了畸形果、植株早衰等生理性病害。
药液浓度调兑不当
以前,不少地方种植西红柿多采用喷花方式,为了提高精品果率,近年来普遍改用了点花。但有人反映,在西红柿上点花后,坐果不好,空穗很多。
经记者实地到有问题的棚中查看,发现西红柿每穗平均开花6朵以上,但点过花的却变成了僵果,绿豆粒大小就不长了,只有萼片继续延长。切开小果,里边颜色没有变化。有的西红柿植株还出现了空穗问题。
经了解,当地菜农点花只用防落素,药量是按照以往喷花时的药量来调兑的,点花药浓度过低。在棚内温度较高时,花粉分化不良,点花药浓度又不够,点花后,植株养分就不会集中供应果实发育,还造成萼片生长、果实不发育的情况。
在此提醒大家,在保花保果方面,不同的处理手段,所用的药剂浓度和适宜的药剂种类也不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选择药剂种类。防落素优点是副作用小,但在植株长势过旺和过弱时的保花保果效果较差。2,4-D浓度较高时容易造成果实顶部凸起,保果能力更强。建议根据植株长势灵活调整用药种类。
二是不同处理手段,所用药剂浓度不同。点花用药量少,配制浓度要高一些,一般一支防落素兑水400克-800克。喷花用药量大,配制时药液浓度要低一些,一般一支防落素兑水1.5千克-2.5千克。配药浓度还要考虑气温等因素,温度低时药液浓度升高,温度高时药液浓度降低。
三是振动授粉器、熊蜂授粉等新型保花保果手段,最好在上午开花时使用。阴天、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湿度高低等都会影响花粉的活性和存活时间,遇到恶劣天气时,花粉分化不良,使用振动授粉等效果就较差。
点花时间没选对
记者在一处茄子种植区采访时,发现不少圆茄上发生了灰霉病。
听种植户王师傅说,每次打药他都加入防治灰霉病的药物,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除天气原因外,记者看到发生灰霉病的果实上花瓣都没有摘除,及时摘花是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但王师傅为什么没有将残花摘除呢?
“这些花不好摘,怕用力太大损坏果实,就没摘下来。”王师傅回答。
经询问得知,王师傅点花时早晚不一,有的花没有完全开放就点了花,导致花一直包着果实,不易摘除,最终感染灰霉病。
建议点花时,应选择花朵完全开放的当天上午,此时点花效果最好。随着果实的生长,残花很容易摘除,切不可点花过早。
另外,不少人在点花药中加入咯菌腈,通过点花来防治灰霉病,这种做法防病效果极差。因为点花只是处理果柄处,作用面积小,而不像蘸花一样可以全面用药,药剂到不了病部,效果自然不会好。
如黄瓜、丝瓜等需要蘸花的蔬菜,在蘸花药中加入咯菌腈、扑海因等药剂,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但西红柿、茄子等通过点花来促进果实生长的蔬菜,采取加入药剂很难起到作用。
点花时不看天气
牟师傅是种茄子的“老把式”,却在管理上遇到了难题,棚内出现了较多畸形果。
近日,记者来到牟师傅棚内,碰到他正给茄子点花。当天阴天,记者提醒阴天不适合点花,可牟师傅说:“现在植株上很多花已开了,再不点就不能留了,只能等下一茬花。”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阴天光照不足,点花弊端明显,植株制造的有机物也不够,此时点花,会增加植株的负担,导致畸形果多、膨果速度慢,甚至影响后期植株的正常生长,出现早衰现象。
建议还是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点花。若遇阴天,应及时补充营养,可叶面喷海藻酸、氨基酸、甲壳素等叶面肥,并注意养根,提高根系活力。
操作过度植株受伤
王师傅棚内黄瓜是春节后定植的,棚内发生严重的“小黄点”(靶斑病),植株没有一点“新蔓”生长的迹象。
与王师傅交谈中了解到,为了提高产量,王师傅把植株上能点的花基本都点了,但没想到遇上不良天气,光照不足,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小黄点”迅速传播。
在温度低、光照弱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势弱,应尽量少进行点(蘸)花操作,让其自然生长,减少生殖生长的营养消耗,避免抗逆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