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6版)
现在的棚室根据生产需要越建越大,安装棚膜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确保棚膜安全上棚,稳定发挥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把握好安装膜时间
拱棚和温室大棚的生产时间不同,因此换膜时间也有所区别。普通拱棚的集中换茬期在春节前后,换膜时间多在春节前的蔬菜定植前进行,提前更换膜能提高棚温,利于幼苗定植后的快速缓苗;也有的在春节后换膜,利用深冬低温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温室大棚换茬期在8月-10月,大棚换膜时间不定,有的在定植前,有的在定植后吊蔓前。
根据不同作物更换棚膜。对于番茄等喜光蔬菜,可在光照较强的8月-9月更换膜;对辣椒、菜豆等喜中光、弱光的蔬菜,换膜时间可在9月底-10月比较适宜,注意时间不可过晚,避免内外温差大,撤膜后的低温会影响蔬菜正常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棚膜时,若温度太高拉伸过大,膜会变薄,尤其是棚膜与骨架接触的部分易老化破裂,影响使用寿命;温度太低不易拉伸,待出现高温时棚膜变松,遇大风天气容易对棚膜造成损害。因此,换膜最好选择在晴天无风上午9时左右,此时棚内外的温度与外界差别不大,不会影响蔬菜生长;在无风天气换膜,可防止膜刮坏。
此外,尽量缩短换膜时间,以免外界害虫迁飞入棚。
棚膜安装步步谨慎
换棚膜时,应按照拉平、绷紧、压牢、固定的顺序进行,采用压膜绳固定,不宜采用铁丝穿透膜的绑扎固定法,各个位置要均匀拉紧膜,防止横向皱纹产生滴水,避免来回拖拽、强力拉伸膜,而造成磨损膜涂覆功能层,破坏流滴、消雾功能。同时,注意膜正反面区别,棚外读字为正面,切勿扣反。
棚室前脸拐角处膜容易损坏,一是由于压膜绳与钢丝的频繁接触导致其磨损。二是棚面覆盖物的频繁上下操作,特别是机头处对膜的磨损比较严重。建议将膜上穿钢丝的“裤”设在前脸拐角处,除承担抻平工作外,还增加了膜厚度,即一层变成了三层,不仅减轻了压膜绳与钢丝之间对膜的磨损,而且提高了抵抗覆盖物对膜的磨损。需要注意的是,这道“裤”准确设置在前脸拐角处,需要对棚面及棚膜宽度进行准确测量,将膜准确抻平,否则就会出现弯曲,导致“裤”设置不准确而影响使用。
压膜绳是固定棚膜的关键,一旦压不好就会出问题,如大风刮坏棚膜。有人使用压膜绳替代钢丝,因为绳子更有弹性。为了加固压膜效果,一般情况下每隔1.5米就安装一道压膜绳,有人还在东西设置两道横向压膜绳。通过压膜绳将膜压成波浪式的结构,遇大风时,可保证膜不上下波动,起到稳固作用。压膜绳压不紧,大风会使膜上下波动,较易损毁。
在进行压膜操作时,可在压膜绳下垫上布条等进行防护,减少压膜绳与骨架对棚膜造成的损伤,要经常检查压膜绳下的膜,发现有破伤及时进行修补。
目前,有人用粗尼龙绳做压膜绳,绳的粗度达到0.6厘米-0.8厘米,与膜接触面积大,所以对膜产生的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