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服、纸壳箱、螺丝钉……在上了年纪的父母眼中,无一不是要好好积攒起来的“宝贝”;而在年轻人眼中,应该学会舍弃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过度迷恋。当“断舍离”的子女遇到爱“囤积”的爸妈,两代人之间的“交锋”无异于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28岁的王先生,刚刚晋升为父亲。王先生的母亲终于盼到了大孙子,格外欢喜,她把自己压箱底的宝贝都拿了出来。
王先生一看,母亲压箱底的“宝贝”竟然是他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还有几件他童年时代的款式风格的新衣服。母亲
念叨说,这些新衣服当时没舍得给别人穿,所以当年的衣服就一直放在衣柜里,没舍得扔。王先生母亲的这些“宝贝”一留就是近30年。可这些“宝贝”在王先生的媳妇看来,实在没办法给孩子穿。
其实,王先生母亲珍藏的物品不仅有半新不旧的童装,还有一些家具也陪伴了她很多年。攒瓶瓶罐罐也是王先生母亲的爱好,各种盛水果罐头的玻璃瓶都舍不得扔,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阳台上。“母亲囤积的这些东西,都是平时基本用不到的,也不知道她留着到底是为了啥。”王先生吐槽道。
如今,家里生活条件不
错,可是爸妈为什么喜欢攒旧物?心理专家介绍,如果家里的老人喜欢囤积旧物,要认真看看老人到底囤积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真“破烂”,有可能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如果是陈年杂物舍不得扔,儿女还要多理解。
“老人小时候大都经历过苦日子,习惯了精打细算。”心理专家介绍,老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等到他们老了之后,更是舍不得扔掉旧东西。事实上,很多老人攒破烂,并不是为了以后用得上,这种“囤积”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而且这种囤积也反
应出一些老人缺乏安全感,“他需要满满一屋子东西给自己带来充实感,让自己感到物质不匮乏。”实际上,老人和子女都明白:几十年前攒下的东西,现在绝大部分都派不上用场,放在家里只是占用空间。但这种囤积能让老人感到充实,能让他们感到稳定和安全,所以心理专家认为,强迫爱攒“破烂”的老年人清理旧物,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看,老年人能经常摆弄一下自己积攒的物品,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生活乐趣。如果儿女特别想改变老人这些“不好”的习惯,也要讲究方
法:可以让老人上老年大学,或者帮忙带带孙子、孙女,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丰富,更充实。这样,老人的注意力会从囤积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 本报记者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