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4月29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3版:专家热线

土壤改良 关键要改良团粒结构

土壤是植物根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健康的植株。土壤健康的表现是其中营养物质丰富,微生物活跃,水分和空气的含量适宜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

目前,蔬菜生产区因化肥、农药的长时间且大量应用,加上建棚时菜农将大部分的熟土放置到后墙体上等,这些错误的操作造成了现在的土壤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出现了各种疑难杂症。但土壤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长出健壮的植株。从营养方面说,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缺一不可。目前大棚蔬菜生产区的菜农青睐于施用粪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粪肥中含有的养分比较全面。

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是土壤健康的另一个指标。微生物不活跃,土壤就容易板结形成死土,使得根系发育受阻。土壤中原有大量的微生物,但经过建棚,大量的化肥、农药、生鲜粪肥等的施用破坏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微生物的活性受到限制甚至死亡,使得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传病原微生物逐年增加,病害加重,植物长势、抗逆性都降低。

土壤的含水量及空气要适宜。随着蔬菜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施入和结构入手。

夏季高温季节正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正是休棚期。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在提倡“高温闷棚”,主要是利用这项技术杀死部分病虫害的卵和孢子,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但从土壤健康的方面出发,要做得是“还原土壤”,因此夏季休棚期的工作方向就要转变一下,即将有机质、微生物、矿质养分前移,从而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具体做法就是在拔园后,将有机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一块施入土壤,然后深翻土壤后浇足水,保持土壤湿度,让微生物繁殖从而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板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土壤的持水量和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系活性,同样会造成蔬菜生长不正常。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形成团粒结构是土壤健康的表现,良好的团粒结构是蔬菜长势健壮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因此,要想土壤健康,就要从改善土壤的团粒

本报特聘专家 冀春光

2022-04-29 冀春光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0981.html 1 土壤改良 关键要改良团粒结构 /enpproperty-->